晏道剛 - 人物簡介 1927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參謀長、南京編遣委員會點驗組第二組副主任、陸軍軍官學校北京分校教育長和武漢分校辦公室主任兼第八期第一總隊隊長。1931年任南昌行營第一廳副廳長。1933年3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主任。1935年秋,蔣介石追堵長征紅軍失敗,調晏為西北行營參謀長,監督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投入反共。 1936年2月晏到職後,發現張學良傾向抗日,為調和蔣張關係,一麵勸張接受蔣的意圖,一麵勸蔣對張不可壓製過甚。“西安事變”發生後,蔣介石以瀆職罪將晏扣押,宣布永不錄用。1937年8月,經何應欽保釋回漢,任軍政部武漢辦事處主任,主持抗日軍隊的軍火接濟調配工作,並任國民參政會顧問。1939年任重慶抗日戰地黨政委員會委員兼軍務組長,曾與李濟琛、孫科等人秘密組織“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民革”前身),主張反蔣倒蔣。後因孫科反水,事遭失敗,1945年8月被勒令退職。 晏道剛 - 人物背景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受蔣介石之命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1933年1月1日,榆關抗戰爆發。同年1月3日,山海關失守。1933年2月21日,熱河抗戰爆發。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引咎辭職,出國考察。 東北軍剿共遭遇失敗 1935年9月20日,蔣中正在西安設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自任總司令,任命張學良為副司令,調東北軍入陝甘剿共。1935年10月1日,東北軍在勞山戰役中,王以哲的67軍110師2個團和師部被殲,師長何立中戰死,團長裴煥彩被俘。1935年10月29日,東北軍在榆林橋戰役中,107師和619團全部被殲,團長高福源和不少士兵被俘。1935年11月22日,東北軍在直羅鎮戰役中,109師被殲,師長牛元峰戰死,沈克的106師的一個團被殲。1931年,張學良儼然一個東北王,九一八事變後被全國人民稱為“不抵抗將軍”。在紅軍西撤的時候,張的部隊被調去剿匪,由於任務執行不利張部隊的番號被蔣中正撤掉,導致兩人之間的嫌隙。 晏道剛 - 人物生平 1919年10月任湖北督軍署參謀。 1925年8月任兩湖巡閱使署參謀。旋調任陸軍第二師參謀處處長。 次年8月加入中國國民黨,參加北伐戰爭。 1934年3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一處主任。 1935年,蔣介石追堵紅軍長征失敗,調他為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參謀長。 1937年8月,經何應欽保釋回武漢,任軍政部武漢辦事處主任,主持抗日軍隊軍火接濟調配工作。 1939年任重慶抗日戰地黨政委員會委員兼軍務組長,曾與李濟深、孫科等人秘密組織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主張倒蔣。 1945年8月,被蔣勒令退職。 1946年回武漢閑居,次年赴上海,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駐滬代表郭春濤接頭,受命任民革駐武漢特派員,參加民革地下組織活動。 1948年,接受中共江漢二地委城工部部長邱肱良領導,參加迎接解放的工作。 1954年被選為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委員和省民革常委,任省參事室參事。 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 1984年徹底平反。 晏道剛 - 人物事跡 西安事變 1936年2月晏到職後,發現張學良傾向抗日,為調和蔣張關係,一麵勸張接受蔣的意圖,一麵勸蔣對張不可壓製過甚。 12月11日晚間,張學良與楊虎城在止園緊急磋商,決定發動對蔣中正的兵諫。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宣布第二天清晨進行兵諫的命令。 12月12日晨5時,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東北軍到臨潼的華清池扣留了蔣中正,十七路軍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邵元衝等人遇難。西安事變爆發。 12月25日下午,蔣中正乘飛機離開西安,張學良親自陪同。當日抵洛陽。 12月26日,蔣中正抵達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被扣留。 國共分裂後,曾任陸軍軍官學校武漢分校辦公室主任兼第八期第一總隊隊長。1934年3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一處主任。1935年,蔣介石追堵紅軍長征失敗,調他為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參謀長,監督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投入反共內戰。西安事變發生後,蔣以瀆職罪將其扣押8個月,並“永不錄用”。1937年8月,經何應欽保釋回武漢,任軍政部武漢辦事處主任,主持抗日軍隊軍火接濟調配工作。1939年任重慶抗日戰地黨政委員會委員兼軍務組長,曾與李濟深、孫科等人秘密組織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主張倒蔣。1945年8月,被蔣勒令退職。 晏道剛 - 人物評價 1946年回武漢閑居,次年赴上海,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駐滬代表郭春濤接頭,受命任民革駐武漢特派員,參加民革地下組織活動。1948年,接受中共江漢二地委城工部部長邱肱良領導,參加迎接解放的工作。曾動員武漢警備司令部辦公廳主任鄔浩將南撤的火車頭調回漢口使用;從其妻馮毅手中拿出黃金2兩,收買將要倒進江裏的25桶汽油,維持公共汽車開班;策動其侄子漢口市長晏勳甫下令增設警察崗哨維持武漢“真空”治安,保護水廠、電廠、碼頭、企業和人民的安全,迎接解放。 新中國建立後,任中南行政委員會參事室參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團結委員會委員;積極推銷公債,讚助捐獻飛機,支援抗美援朝。1954年被選為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委員和省民革常委,任省參事室參事。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84年徹底平反。 晏道剛 - 人物作品 《軍隊 教育》 《中國之義務兵製》 《西安事變記》 《蔣介石追堵長征紅軍的部署及其失敗》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